有本事的人:事前翻书,事中翻身,事过翻篇

布衣粗食   2023-06-29 16:05:13

在卷起来的时代,想要赢,不能靠运气,靠嘴巴,而是靠本事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你会发现,那些有本事的人,不会抱怨什么,甚至连说话都很少,只是默默努力,所有的问题,又会迎刃而解。

人,终究是要靠自己的。你有本事了,别人才会靠近你,借你的光。

体现本事的,是以下三种处事的能力,如果你能拥有,人生会走得顺很多。

01

事前翻书,积智。

海明威说过:“书籍比朋友对你更忠诚。”

你要做成一件什么事,创造一段什么样子的人生,朋友不一定会同意你的观点,甚至在你急需求助时,人影都不见了。

但是书却老老实实待在你身边。你看,或者不看,书就在那里。

很多的疑惑,别人说的,不管用。唯有看书,从中去感悟什么,或者找到类似的事情,去寻找大概的过程,你就能心中有数了。

匡衡,因“凿壁借光”而出名。

家里穷,点不起灯,但是隔壁地主家有灯。于是,他把墙壁打通了,让光透过来,照到书本上。

后来,匡衡做了丞相。

他到底读了什么书呢?

“无说《诗》,匡鼎来;匡说《诗》,解人颐”,显然,他把《诗经》读得滚瓜烂熟了,把枯燥的句子,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,讲得特别生动。

当他为官时,提出“减宫室之度,省靡丽之饰”,节俭不仅是生活作风,还是很多史书上记载的内容。但凡一个朝代结束之前,都有奢靡的问题。

书中自有黄金屋,果真如此。看书,就是修身的过程,也是垫高人生的高度。

当你读书多了,能够站在高角度看问题时,你会发现,任何一件事,都有类似的模板,让你做到心中有数。

办小事,快读书;办大事,慢读书;闲来无事,随手翻书。

小时候读书十余年,其实是办好了人生大事。为二十岁之后的人生负责。

中年人读书,多半是学习某种技巧,或者解决某个问题,针对性很强。

老年人读书,看似很随意,其实是在做“永葆青春”的事情,因为读书会提升气质。

有志之士,都相信“终生读书”。这样的话,一件事接着一件事,都能办好,不会“茫茫然,不知所踪”。

02

事中翻身,成器。

狄更斯在《荒凉山庄》里写道:“如果你做事缺乏诚意,或者迟迟不愿动手,那你即便有天大的本事,也不会有什么成就。”

有想法,就要有行动;有行动,就要有结果。

其实每一件事,都会让我们翻身一次,只是翻身的动作大小不同而已。

如果一件事,做完之后,毫无用处,那还不如不做,省点力气。

众所周知,曾国藩真正成名,不是考中了进士,而是训练湘军,平定了太平军。

刚开始,湘军缺乏粮草,朝廷也不够重视。直到江忠源和罗泽南在衡山县打了胜仗,震惊了朝野,一系列的问题,才得到解决。

诸葛亮本是一个普通读书人,当刘备拜访他时,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。

蜀国从无到有,经历了很多的波折。赤壁之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。

形象来说,成大器,就像滚雪球一样。开始时很小的几次翻身,到了后来,就形成了良性循环。这是古人的经历体现的道理。

我的一个同学老孟,大学毕业后,去了东莞打工。混了两年,实在受不了,跳槽去一家化工厂。

老孟是学计算机的,和化工不沾边。但是他很快进入了第二次学习阶段。一方面请老师傅吃饭,汲取经验;一方面自己读书,拿到了化工类的文凭。

现在,老孟的厂里的技术工程师,人生算是翻身了。

在羡慕老孟的同时,也应该看到他几次翻身的艰难。

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,这就是成年人翻身的根本;“越挫越勇”就是成年人成大器的执念。

诗人但丁说过一句话:“我又看见一条船,航行海上又快又稳,可是在到码头的时候翻身了。”

有本事的人,在浪潮中,随波而动,一直到上岸了,才算数。如果不是这样,所有的努力,就是“栽跟头”,而不是翻身。

03

事过翻篇,放下。

俗话说:“成熟的麦子会弯腰。”

当我们做成一件事之后,是不是要停下来呢?不是的,我们进入了下一个轮回。

人,只要还活着,就不算完事。

因而,有本事的人,都有“清零”的智慧和勇气。

手机用久了,不清理垃圾,就会卡顿。这张图片,舍不得删除,那个视频,舍不得丢掉。你的手机就废了。

人也像手机,常常清理心灵里的垃圾,放弃和垃圾人的社交,甚至要摆脱家庭的束缚。一定要跳出舒适圈,不计较过去的成绩。

作家莫言,取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,人生算是到了顶峰。但是他没有闲着,而是冷静下来,写了下一本书《晚熟的人》。

让过去的过去,今天才会好好开始。这样一来,事情一件接着一件,人生越来越亮堂。

镀金的光环,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暗淡。保持光芒的最好方式,不是每天擦洗光环,而是去得到下一个光环。

04

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翻书能保鲜,翻身如花开,翻篇是春种。

真正有本事的人,在不断突破自己,打破原有的格局。

多读书,事来不慌。

多翻身,临危不乱。

多翻篇,既往不念。

这一生,有舍有得,有来有往,有起有落。

这一生,胜败是常事,沉浮是小事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